地下铲运机是地下采掘作业的主体设备,它具有高效、灵活、机动和生产费用低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和地下工程。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露天矿山资源枯竭,逐步转为地下深部开采;而矿山行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的加剧,也促使地下矿山由小型化转为规模化、大型化开采;地下矿山设备技术的发展,更是有力地推动着地下矿山运输从有轨到无轨方式的转变,相当多地下矿山开采,特别是有色、冶金类的矿山,无轨运输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目前国内地下铲运机市场,已经为先期进入的北京安期生、铜陵铜冠、中钢衡重、南昌凯马、金川金格、烟台兴业等单位占据,这几家企业累计年销售在500余台左右,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其它如阿特拉斯、山特维克等国外矿山设备巨头,也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
工作装置是地下铲运机铲装物料的装置,它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尺寸和性能参数。因此,工作装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地下铲运机的生产效率、工作负荷、动力与运动特性、不同工况下的挖掘效果、工作循环时间(包括铲取、举升、卸料和铲斗返回到原位的时间)、外形尺寸和发动机功率等,不同类型的工作装置其组成是不同的。图1-2所示的工作装置为Z型反转六杆机构,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转斗油缸和举升油缸组成。
整个工作装置铰接在车架上。铲斗通过连杆和摇臂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架及与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铲斗的翻转和动臂的升降采用液压操纵。 二、铲运机工作装置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地下铲运机是一种装运卸一体化的自行式设备,它的工作过程均可以反映在工作装置上,而工作装置的各种工况由举升油缸和转斗油缸的长度共同决定,它的工作过程由五种工况组成:
1、插入工况:动臂下放,铲斗放置于地面,斗尖触地,斗底与地面呈3º~50°倾角,开动地下铲运机,铲斗借助机器的牵引力插入料堆。
2、铲装工况:铲斗插入料堆后,转动铲斗铲取物料,待铲斗口翻至近似水平为止。
3、举升工况:收斗后,利用举升油缸使动臂转动到适当的卸载位置。
4、卸载工况:在卸载点,利用转斗油缸使铲斗翻转,向溜井料仓或运输车辆卸载,铲斗物料卸净后下放动臂,使铲斗恢复至运输位置。
5、自动放平工况:铲斗在最高举升位置45’卸载后,保持转斗油缸长度不变,将动臂放至铲掘位置时,斗底与地平面的后角为30º~50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