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从金字塔建设时的简单机械滑轮到目前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从工业革命时蒸汽火车道现在动辄突破400公里时速的高速铁路,从莱特兄弟的第一次人类起飞到现今外太空的探索。世界发生了翻天的变化,这一切都与我们的机械发展密切相关。机械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了的福音毋庸置疑,与此同时,副作用也接踵而至。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怎样一种态度来正视世界机械的发展呢?机械的发展又是怎样由来的呢?Cat(www.catwaji.com)
卡米提出齿轮齿合基本定律;瑞士的伯努利建立无粘性流体的能力方程——伯努利方程;欧拉建立粘性流体的运动——欧拉方程;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竖式。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使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774年,英国的威尔金森发明较精密炮筒镗床,这是第一台真正的机床——加工机器的机器,它成功的用于加工汽缸体,使瓦特蒸汽机得以投入运行。自此机械的原动力以煤炭为主,强大的动力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大推动力机械的诞生:汽车,割麦机,铁船等。 随着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力学,疲劳力学,疲劳强度理论,验应力分析方法等理论与方法的提出与完善,各种制造机械的机械如龙门跑床,卧式铣床,木工圆锯机等发明,给机械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1834,第一台使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1838年,俄国的雅克比用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以驱动快艇,这是首次使用电力传动装置。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工程学术团体——英国工程师学会成立。1860年,法国的额努瓦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台木质蒸汽机船。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首次正式定义“米”为:“在零摄氏度,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铂铱米尺的两中间刻线间的距离”。世界从此有了更加统一的尺度。 3、现代机械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初期,为了继续满足资本主义的疯狂扩张,人们更加注意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大批量生产的实现。 一个名为泰勒的美国菲拉德尔菲机械工厂的工人,经过对工作时间的研究,改进了塞兹发明的车床,发明了高速钢,极大地提供了金属的切割速度,随后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尺,使得一个技术熟练的一流机械师凭十几年的长期经验方能完成的生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二倍。 为了实现大批量的生产,从十九世纪开始,人们就开始探索。首先的大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军事领域,让人们采取了互换式的生产方法,其后,各种新式互换机床也应运而生,在制造机床的同时,为了保证机床的精确度,千分尺等一大批测量器具和螺纹被设计制造出来。 在对管理模式的研究下,机械制造开始走向自动化,例如,辛辛提那公司制造的液压式平面磨床,就是具有自动循环的系统,而在米尔沃尔基的工厂,钻床实现了自动化,部件的安装或平移,钻头的转动及进给,工作台的移动等动作均是自动化进行的。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制造了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1962年,美国本敌克公司首先在数控铣床上实现最佳适应控制。1967年,美国的福克斯首先提出最优化的概念。英国莫林斯公司根据威廉森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研制出“系统24”。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首次展出4台加工中心和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无疑是电脑,电脑的出现并运用到生产中,使机械生产效率,精确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Cat卡特(m.catwaji.com)。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动力的利用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色。许多专用机械的设计和应用,如指南车、地动仪和被中香炉等,均有独到之处。到了近代由于特别是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中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机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水平Cat 卡特(m.catwaji.com/news/348.html)。
中国机械发展史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机械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